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发表网 > > 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论文

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论文

时间:2017-07-05 10:30 来源:期刊58网 浏览:1467

把你的时间、你的家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如何教育好孩子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论文

  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论文篇一

  给孩子适合的教育

  摘 要:本文从学生对于母子冲突事件问题的回答中,窥探学生的怪异言谈的深层心理因素以及此种因素形成的社会背景,从而得出应该给孩子适合的教育的结论,包括适合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选择时教育理念或者说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家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身教重于言教是给予适合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学生 适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中,扬子先生的《十八岁和其他》的第二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主张父母与子女应当相互理解和交流以增进情感。马博老师在教授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事件,学生先是沉默了一阵子,总算有人站起来了,说的是妈妈逼自己上晚自习,他反驳说上晚自习则不上学;还对妈妈说,你生我时没跟我商量,我现在干吗听你的。争执的结果是做妈的妥协。

  真是莫名其妙,这个学生居然说出这种话,思绪混乱,逻辑不清,不知所云,八竿子打不着,很明显,这种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人文素养和生命认知能力的缺失。我猜测他从小到现在接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甚至可能是畸形变态的。这是从他那近乎荒诞的言语,还有回答问题时嬉皮笑脸的表情和吊儿郎当的站姿做出的最初判断。

  后来我在他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他父母都是生意人,整日辛苦恣睢地奔波劳碌,钱赚了不少,孩子的学习却过问不多。母亲脾气暴、性子急,动不动就打就骂,要求孩子唯己意是从。孩子渐长,翅膀变硬,有些管不了了,家长才有点意识到对孩子教育的疏忽。于是就想办法弥补,找熟人托关系将孩子送进重点高中,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这只是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孩子和学校相互排斥,学习没兴趣,总是打架、骂人、上网、谈恋爱,逃课旷课,受老师的责罚,学校的处分。

  这就佐证了我最初的判断,而且不得使我进一步思考。应当说,这绝不是特例。我们班也有这种学生,再三犯错,不良记录都累积到要被劝退了,“我把他的家长请来,家长却绵里藏针,一团和气的话语里似乎在告诫我:我就是花钱让你们看孩子来了,他不学习没事,只要不被开除就行,教育不好他是你们的事,怎么反来找我?”我气得快要吐血,心中暗叹,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想不到儿子更厉害,甚至说出要打老子的话来。有人说,90后就是披着羊皮的野兽,也是穿着虎皮的小猫。这既简单又生动地刻画出了90后群体张牙舞爪的举止言谈,以及坚强外衣掩饰下的脆弱而空虚的心灵。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和物欲的满足,他们更需要父母的管束和亲情的滋润与慰藉,然而他们得不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社会跨越式发展雄伟乐章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

  我宁愿把它归结为家庭教育取向的失察,是家庭教育负有直接的无可推脱的责任。我的看法是这种学生应该去接受更适合他的教育,去技校学一门技术,薄技在身,将来总能养活自己。实在不应削尖了脑袋钻进这所重点高中接受不相宜的教育,终日熬煎。造成他现在身子很虚,恶补人参燕窝只会更加糟糕。药不对症只会加重病情,直至无可救药。他的父母能力再大,把他送进大学又怎样,不学无术,纨绔误身;帮他安排好工作又怎样,尸位素餐,混天聊日,在社会实为一个废人,很可悲。只可惜人生难长命百岁,父母不能陪他走一辈子!

  我们说应该给孩子良好的教育,但这个母亲并没有理解“良好教育”的真正涵义,良好的教育首先应该是适合的,孩子生下来天资是有差别的,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天赋基础上培养的素质和能力有所变化,接下来是根据他现在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他选择合适的学校。选择学校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南京教科所刘永和先生曾用水龙头拧得太紧与不紧都会漏水来类比,说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管理要适合。我认为他的说理很恰当确切具很有说服力。可是,我们的家长看不到这些,他们觉着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呢,不上大学更没出路。

  我不想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是自以为是的爱所犯下的“错”,但必须看到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美国学生考上大学的并不多,多数学生会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一所专科学校去学技术,出来做个蓝领,他们同样生活得很幸福。我们的家长则不切实际地拼尽全部力气给孩子提供自己认为的所谓“良好教育”,非得要他们去考大学,将来做白领做金领,否则就低人一等,结果呢,事与愿违,成了“没领”,这才认识到蓝领也比没领好,但又有什么用呢?人生毕竟不可以重来。

  好的家庭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太大了,我没有能力谈得全面,那么我就先说几个简单的事例供家长参考,你是否告诉过你的孩子,期中考试考前三我奖你200块。或者,给你五块钱,去买包盐,剩下的三块就归你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美国家长怎么做的呢?比尔,去帮我把车擦了,我现在得准备晚餐。等比尔把车擦好,老爸会说,嘿,比尔,干得不错!然后给他一美元,并说,这是你应该得到的报酬。一个给钱让孩子做事,一个是让孩子做事给钱。有什么不同呢?当然不同,大不同!前者是用钱诱惑孩子去学习去做事,学习和简单的家务是孩子该做的,却要用钱来诱惑,岂有此理,这实质上是对孩子心灵的腐蚀和甜蜜的摧残。而后者呢,则教育了孩子劳动会获得报酬,应该劳动。非常简单的案例,却折射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更确切一点说,是两种思维方式。孰优孰劣?何去何从?请家长三思。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然思欲成必辅之以行,并且在践行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与完善,与时俱进。没有践行,即使是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苍白的、无力的。最终,还会因为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而变成僵死的教条,捆绑人,束缚人。我们的家长喜欢命令孩子做这做那,做不好就劈头盖脸地训斥,又往往遭致叛逆和反抗。然后就抱怨孩子不听话,厉害的就打就骂,却从来就没想过让孩子做某事的时候自己都在做什么。很难想象家长回到家里往沙发上一躺,皮鞋一蹬,二郎腿一翘,遥控器一按,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却要求孩子回屋做作业会有多大的说服力;也很难想象家长早睡迟起,做事拖拖拉拉毫无时间观念,却要求孩子晚睡早起按时到校会有多大效用;更难以想象家长态度粗暴,动辄打骂孩子,却要孩子体谅自己赚钱辛苦,心情不好会得到呼应……

  道理很浅显却总是被忽视,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行为上。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却又细水长流。即使这种影响力还不够,家长做得到也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会信服的。仅就此,家长难道不应该改进一下自己的行为习惯?难道不长远一点考虑提升一下自身的综合素养?家长不光教育孩子,也从教育孩子中受教育。我建议学生去读技校是应急的、治标的、适合的方法,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提高综合素质,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才是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刘永和.《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南京教育》.2010年第1、2合期.卷首语.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

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论文篇二

  教育好孩子,一生骄傲

  摘要:把你的时间、你的家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教育好孩子,我们一生的骄傲。

  关健词:教育;一生骄傲;无尽的爱与关心;你的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55-01

  我们常常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于是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自己的。但我不完全赞同这个看法,诚然,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因为家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的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为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呼唤家长更多的支持和参与。那么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作为教师和家长该怎样做呢?下面我先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大家知道,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这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正确的育人观应是先成人后成材,面对孩子的日益成长,我们都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思想健康,敦促其讲文明、有礼貌、尊重体贴师长、关心照顾他人。此外,针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家长都特别注意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那么怎么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呢?我们应了解儿童的的学习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而且,还伴随着非智力的活动。诸如,认真与否、刻苦与否、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等,对学习的效率都有极大的影响。

  教育好孩子,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要教育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家长若不加指导,孩子自己是很难做到的。由于精力充沛、好奇心和好胜心强,孩子们常常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儿,一边玩一边做作业,许多孩子甚至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这样肯定难以优质高效地完成作业。家长要从具体的时间安排抓起,比如要孩子早睡早起,早晨起来后做操、晨读,下午放学后游戏、复习功课、做作业,晚饭后看电视、读书等等,都应该给孩子规定一些具体任务,并使这些活动为孩子接受,逐渐成为习惯。

  2.要教育子女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教学所得的主要方式,有些孩子不愿下工夫自己做作业,要么在校抄袭他人做的作业,要么在家里缠着家长替他解答、替他检查,因为现在家长素质提高了,能帮助小孩解决作业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即使每天交了作业也是很难掌握真知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要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学习方法比较消极、被动,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并使之形成习惯。通常指导孩子学习方法有很多,比如学习的四大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练习,家长应该协助教师指导孩子扎实完成这四步。

  4.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毛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已经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放学回家后贪玩,作业马虎,不愿自己检查,在作业本上乱撕乱画,不爱惜文具,随意损坏或丢弃文具等。家长不可小看这些,这是态度问题,我们家校一定要互相配合,帮助孩子克服,让孩子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该学习时就集中精力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

  5.把你爱抚送给孩子

  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天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天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碰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6.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7.在你工作忙碌的同时切忌

  7.1 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让孩子天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天天忙的喘不过气。不让孩子玩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父母剥夺了孩子游戏的快乐,也使得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

  7.2 忽略孩子的进步。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兴奋一番。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

  7.3 在其他人面前损伤孩子自尊。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轻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象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

  7.4 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小孩子往往有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东西。另外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亲近更是一种天性。父母在看待这些东西时往往会觉得那简直就是一堆破烂。有的父母不仅自己动手有时还逼着孩子亲自扔掉、破坏掉这些东西。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这些玩具、宠物有的时候扮演了孩子的朋友的角色,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宠物,对玩具娃娃小心呵护,实际上是在锻炼如何去关爱。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却没有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他如何关爱?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伸展的心情往往会产生理解、接纳与合作的行为取向,而抑郁、紧张的心情又多产生封闭、排斥、自行其事的行为态度。所以,父母或师长平时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内心深处阴郁、沮丧、哀怨等情感障碍。让我们携起手来,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吧!把你的时间、你的家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