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发表网 > > 2017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论文

2017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论文

时间:2017-07-05 10:41 来源:期刊58网 浏览:1616

体育教育的目标、内容、措施与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来开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2017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2017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论文篇一

  我国传统体育教育

  摘 要 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人的自我完善,培养人的民族精神。目前我国中学生普遍出现的体质持续下降,传统体育与高中现有体育教学模式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体质,发展民传统体育,又能增强民族团结。

  关键词 传统体育 创新 中学体育教学 新手段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背景

  从1985年开始,我国共进行了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总体身体体质和健康调研有所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全国青少年的体质20多年来仍然是持续下降趋势并没有彻底改变,这一结果引起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思考,面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及国防建设的需要,这些体质的青少年,其承担祖国建设重担的能力让人担忧。

  在应试教育目标指导下, 中学生长期以来“负重高压”前行,时间安排是 “此长彼短”,即学习时间延长延长再延长,体育锻炼时间缩短缩短再缩短,平时学校“加餐”,周末家庭“补课”。于是,为了迈进了高校的大门,他们披星戴月一天又一天的重复着规律的学习生活。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体育行为背后,蕴涵着深刻的文化理念及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在全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滑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中学生的运动热情,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通过体育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体育的因素,可谓时代呼唤下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传统体育的内涵

  中国传统体育民族特色就在于它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与西方的竞技体育或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不同,更强调养生与和谐,是意念的体用和内部修炼,崇文尚柔、以静养生。比如从天地生两极发展而来的太极拳、太极球,强调以柔,以意;再比如华佗模拟动物特性而发明的五禽戏,强调和谐等等,因此中国传统体育已不是一种单一的体育或文化现象,而是多元的、复合的文化体系,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维系民族的凝聚力和趋同意识方面具有极大的效应。

  三、我国传统体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体育教育既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责任,也承担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任。传统体育教育,因其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内涵、实施方法和操作手段,有助于拓展中学体育教育新的思路,从而打破中学体育教学单一、枯燥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增添体育教育的民族特色和风格,丰富中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中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指数,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民族情怀。

  (一)优化中学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促进中学传统体育教育的首要的是在校园内创建良好传统体育人文环境,要以校运会、文化节、迎接全球全国性体育赛事等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如中国传统武术太极、五禽戏、长短拳等,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同时可以举办一些与传统体育有关的娱乐活动或竞赛,既能激发中学生对传统体育内在的学习兴趣,构建传统体育的人文精神,又能活跃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改革中学体育教学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尚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传统体育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健康成长正是殊途同归。因此,将我国传统体育教育融入现有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开设具有中国特色、丰富多彩和优质的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择上,做到在重视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提升功能的同时,兼顾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内在人文精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我修炼--对人精神领域的引领。在具体内容设置上将单纯的竞技式教学模式与一定比例的具有深远人文内涵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结合,让学生通过传统体育教学的实施,达到既锻炼身体,又加深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传统体育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体育活动本身具有高度的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将中学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1、课堂实践活动。体育课程有它的自身规律,与中学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它更注重于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实践活动,中国传统体育教学活动更是如此,只有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对我国传统体育的内涵有真实的认知。因此,中学传统体育教学要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真切地体验到传统体育的意义及文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使传统体育教学真正达到传播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崇高目标。

  2、阳光体育活动。除课堂实践外,学校还应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开拓学生的视野,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中国传统体育锻炼,并将传统体育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深化传统体育教育的人文功能,拓展人文教育的影响力,培养一批批充满阳光朝气的阳刚青少年。□

  (作者: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中心校,中教一级)

2017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论文篇二

  对闲暇体育教育及其价值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需要各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作支撑。文章通过对闲暇体育教育内涵的分析,探讨了闲暇体育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闲暇体育教育观念落实的基本措施和原则。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闲暇体育教育价值

  引言

  在社会生产力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使得人们的工作时间有效地缩短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何充分的发挥闲暇时间,各种休闲话题和休闲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上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相配套。因此,本文将从闲暇体育教育的内涵着力点,就如何实施闲暇体育教育做出分析。

  1.闲暇体育教育的内涵分析

  在教育学理论中,闲暇体育教育指的是,人们有目的的在闲暇时间从事的体育教育活动。如何获得学生闲暇体育教育效果,要通过合理地进行闲暇体育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由于进行闲暇体育教育落实是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的,因此在进行这一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更多的重视学生内在因素的确定,落实闲暇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自我判断能力发展的功能。

  鉴于闲暇体育教育的功能,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进行闲暇体育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体进行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首先,闲暇时间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意义,这就使得拥有自由时间的人们,成为了闲暇体育教育的主体价值对象,也是现代体育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其次,人们要从小就要获得优秀的闲暇体育教育,掌握在闲暇中促进个人发展和生命质量提高的知识和技能。

  2.实施闲暇体育教育的意义

  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的减负,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把学生失去的闲暇时间或者闲暇体育教育寻找回来,给学生以财富般的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实现学生的社会性和发展的历史性的有机结合。教育对象素质充分发展的内涵,也包含着教育对象的审美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发展。个体的闲暇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塑造一个人的个性的重要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相比学校体育课堂上的封闭式教学,具有业余、课外体育活动的闲暇体育教育活动,是实现和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他们的个性、技能、优势的基本保证。

  3.研究和落实闲暇体育教育的措施与原则

  3.1制定闲暇体育教育的政策法规

  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落实的过程中,例如课外活动等形式知识学校教育与体育健康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对于有目的有组织的闲暇体育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闲暇品位、闲暇行为习惯、闲暇价值观念等。因此,如何构建闲暇教育教学结构,适于马克思主义高质量闲暇社会的理念。可以从闲暇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闲暇态度、社会性闲暇行为和闲暇价值观着手,给予学生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提高学生在闲暇体育教育中,实现自我修养和各种闲暇决断能力的发展,通过对人的发展的更高目标的认识,提高个体在从事闲暇活动时的愉快体验。

  3.2全力开发闲暇体育教育资源

  要通过各种社会力量的动员,进行闲暇体育资源的开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闲暇体育教育制度,全面拓展当前已有的闲暇体育教育机构,比如,各种以成人体育教育培训、老年体育教育培训的教育部门;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的各种课内外组织形式,以各个社区为中心的各种综合教育服务部门;社会以及各个单位举办的闲暇体育教育组织活动等。学校在举办和开展闲暇体育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承担两个方面的任务,首先要把学生主体价值的开发,学生社会行为的规范进行全面的分析;其次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同时,通过对现有闲暇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提高学生良好的闲暇价值观和行为活动的方式。

  3.3 开展闲暇体育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闲暇体育教育的落实和开展时候,首先闲暇体育教育的设计和落实安排要坚持系统规划,科学的安排。其次根据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身体素质达标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在进行闲暇体育教育时候要实现对三个群体的关注,即让大部分学生体验闲暇体育带来的乐趣,大多数学生具备实际意义的闲暇时间,大部分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闲暇态度、价值观念以及活动方式;再次,闲暇体育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为主。根据个性发展、特长增进的原则来进行涉及,以更好地实现闲暇体育教育组织的优化,帮助每一个教育对象发展更为明显的个性、特长等,借此来提升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和观念,从更为科学的角度追求闲暇体育教育的意义和内涵价值。

  结论

  通过对上面内容的研究,闲暇体育教育的落实和执行,亟需研究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科学的研究。在新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观念的影响下,要尽快实现我国闲暇体育教育理论的构建,践行闲暇体育教育的实践,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闲暇体育教育资源,为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最有利的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丹. 关于闲暇体育潜在价值的认识[J]中国体育科技, 2003,(06) .

  [2] 张宏伟. 高校闲暇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 2005,(05) .

  [3] 陈永军. 对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