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发表网 > 参考文献 > 档案管理办法文献参考

档案管理办法文献参考

时间:2017-07-27 09:57 来源:期刊58网 浏览:1590

 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只有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档案信息的功能优势,才能与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相适应。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2017年关于档案管理办法的文献参考。

  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建议篇一:

  摘要: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师生比例较大,从业人员构成相对较为复杂,教职工流动性大等特征,针对这些问题,各大民办高校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进行改进,下文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民办高校迅速兴起,数量不断增多,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档案管理共工作,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

  1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师生比例大

  受到投资主体性质的区别,对目标利益追求的差异,民办高校的师资、管理人员的组织构成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对管理成本控制相对更加严格。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师生情况来看,比例约为1:30,约为公办高校的三分之一。

  1.2从业人员的组成相对较为复杂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是专职与兼职并存,而且专职人员还分为完全归属民办院校管理与退休的公办教师两类,而兼职的则分为代课教师与从外界聘请的技术类人才,学院根据规定给予报酬。

  1.3职工的流动性较大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其成因较为复杂,但与教师的素质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必然存在较大的关系。当前,在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上一直存在着“来去自由、双向选择”的标准,这增加了流动性。尽管有劳动合同的制约,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合同往往形同虚设,很多职工往往由于需求无法满足而说走就走。

  2解决当前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完善,下文就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1学校领导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深入,民办高校迅猛发展,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被动式转为当前的主动式管理模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大民办高校却缺乏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多数都是由人事部门的人员兼职完成的。在部分高校内甚至没有专业的档案库房,导致档案工作混乱。人事档案是关系到教职工诸多信息的重要资料,也是考核、提升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领导给予足够的认识,要在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编制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将经费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硬件设备,提升整体的水平,促进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2.2建立并完善现有的人事档案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提升效率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院校的人事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流动性较大,这就要求民办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到人。除此之外,档案的管理必须要做到归类明确,井然有序,条目清楚,便于查找,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为民办院校的人事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2.3加强档案细节的管控,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2.3.1做好建档的工作

  档案的建档要排除人员情况的限制,一切人员等同视之,凡是与学校签署合同的人员,一律要按照要求交验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这些个人资料包括:交验学历、学位、身份证、职称等证书原件并提供复印件;交验劳动合同并提交复印件;填写相关表格等等,做到一人一档,人人有档。

  2.3.2及时补充与完善个人材料

  今天很快会成为明天的昨天,因此,一个人现在所经历的生活很快就会成为你过去,成为历史,也就是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档案记录人员必须要随时补充个人信息,这是对历史事实“节点”的补充,所补充的内容应包括学历、职称、职务、的变换,在职期间的奖惩情况与考核的成绩等等。个人档案的补充过程就是完善的过程,从而更为完整客观地反映个人的真实情况。

  2.3.3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筛选、甄别与分类工作的管理

  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归档的过程,对现有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处理,便于查询与保存。从一般的程序来说,任何个人的材料进入到档案都需要经过仔细的甄别,将有用的信息保存,将没用的信息删除,将假的信息去掉,保留有价值的真实信息,这是尊重历史的行为,也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义务。在民办高等院校中保持这种服务态度十分重要,同时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也不可或缺,这可以提升档案的准确性及其权威性。除此之外,档案的归档工作还必须要遵循条例清楚,表里如一,规范等要求。随着技术的提高,档案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多,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及时将重要信息录入电脑,建立起个人基本情况的电子档案,以方便查找与使用。

  2.3.4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追根究底,保存档案是为了后期的使用,个人档案是对个人历史的如实记录,它不仅记载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也是对一个人的能力、学识与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品德、素养改变的记录过程。更是组织考察、选用、使用人才最原始、最权威、最准确的信息与依据。档案是有生命的,其运用的过程就是发挥其能量的过程。但档案的利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章程序,要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将会造成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人事档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形势下,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仍然存在诸多差异,不论是社会的认同度还是发展趋势都有一定的区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民办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民办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做出调整,提高其规范化,改进其管理水平,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Z].2002,12.

  [2]李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办学特色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0.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篇二: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进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在高等院校的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当中,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性、基础性工作,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不断变化、革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服务标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且致力于向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实践带来了诸多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应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成为了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1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1高校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足够认识

  当前,高等院校普遍没有能够建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工作制度以及相关检查考核措施和制度,学校对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较为薄弱,导致教师、职工甚至是部分学校领导普遍缺乏对人事档案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也较为欠缺。

  1.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普遍滞后,未能紧跟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