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的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德育是教育的重点,唯有德育,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小学的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有:
[1] 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 何齐宗.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6.
[3] 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4] 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5] 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 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 刘兴杰.台湾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及其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4):6~9.
[8] 刘瑞琼.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素质提高与自我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9.
[9] 刘聪.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191~192.
[10]蒋亦华.我国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的现代特征与实践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26~28.
[11]荣鸿利、王丽丽.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J].教师园地,2006(9):64~65.
[12]蔡秀玲.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研究,2010(37):60.
[13]李瑾瑜. 专业精神——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小学管理,1997(4):13~15
[14]李伟诗.浅析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性及其专业水准[J].教学与管理,2010(7):35~36.
[15]朱琼敏、洪明.近年来美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和改进举措[J].教师教育研究,2006(1):76~80.
[16]邱兴.以色列阿拉伯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9):25~30.
[17]黄晓军. 提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6.
[18]王守恒.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19]王燕霞.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提高对策的研究(以上饶市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05,9.
[20]Althea Lazard: Helping Preserve Teachers Inquire About Caregivers: A Critical Experience for Field-Based Course.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Winner 1988, Vol. XIX, NO.4.
[21]Novo Enova R, Ssawilowsky S. Measurement of influence of the teacher’s personality on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9, (5).
[22]Saar, I. A. (1991).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minority education in Israel:The case of the Bedouin Arabs of the Negev.Comparative Education, V01. 27, Issue2.
[23]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teacher workshops, http:// www. Teacher quality. Us/Teacher To Teacher/Workshops.asp,[EB/OL].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有: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9、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2、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13、吴新武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14、邵永良等.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5、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7、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8、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1、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白芸.质的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5、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1
26、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王策三.教学实验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8、李晶.社会调查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9、佟庆伟.教育科研中的量化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0、江洪春.中小学教育论文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31、欧阳周.实用学术论文写作.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