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发表网 > 论文写作 >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时间:2017-08-11 10:45 来源:期刊58网 浏览:2044

 一、正反对照式

  1.概念:所谓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就是在中心论点 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析、论证,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 一种论证模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 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 陪衬的作用。

  二、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

  1.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常式(两层对照:分论点和论据)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证明中心论点

  正面论证:正面分论点+正面论据+小结(证明分论点)

  反面论证:反面分论点+反面论据+小结(证明分论点)

  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

  2.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变式(一层对照:论据)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证明中心论点

  反面论据+分析论证+小结(证明中心论点)

  正面论据+分析论证+小结(证明中心论点)

  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

  1.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常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反面分论点+反面论据+分析论证 正面分论点+正面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 点,照应全文)

  阅读下面例文1《遭遇挫折,笑对痛苦》,请找出这 篇文章的模式结构框架。

  中心论点:

  正面分论点:

  正面论据:

  反面分论点:

  反面论据:

  总结:

  例文1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①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 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 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 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 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 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 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 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②勇于面对挫折的痛苦,绽放别样的人生精彩。“老当亦 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 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 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 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 在遭遇仕途不顺,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 “长安市上酒家眠”,对挫折他拂袖而去,笑对痛苦,并遍访名 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

  ④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 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 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 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 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

  ⑤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 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 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多 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 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 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让它 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 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 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 以将它淹没。 ⑦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 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 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 甜甜的笑……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提纲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1)直面挫折的王勃;

  正面论据: (直面挫折与痛苦)

  (2)笑对痛苦的李白

  正面分论点: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反面论据: (放大痛苦)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白帝托孤”的悲剧

  反面分论点: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

  总结归纳全文: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

  课堂检测

  请运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常式(两 层对照:分论点和论据)列提纲

  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8000米时 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登,他说:“8000米就是 我的生命极限。” 一个人在掘井,掘了很久,这时距离水层只有一墙之隔,然而他却半途而废了。 请以“坚持还是放弃”为话题列一篇正反对照式议论文的提纲。

  参考: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 提纲

  中心论点:遇上任何困难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应该 坚持到底。

  论证过程:分论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坚持就是最大的胜利。

  正面论据(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1)映雪 夜读的孙康,坚持勤学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 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2)华罗庚终身残疾,但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坚 持钻研数学,终于在逆境中成才。

  分论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屈服于困难,半途而弃,最终也将被成功所弃。

  反面论据:项羽兵败,放弃了霸业,自刎乌江。

  总结:困难面前如果有一百个失败者,那我们就做第 一百零一个挑战者: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

  参考:

  《不要一味地坚持 》 提纲

  中心论点:不要一味地坚持,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持 下去。

  论证过程:正面论据(适时放弃)――

  (1)鲁迅弃医从 文,以自己的笔为武器,从内心深处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2)比尔 盖茨放弃学业,创办微软,改变了世界

  分论点: 有时放弃,并不是放弃追求,相反,我们在放弃的同时酝酿着精华,让我们更加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反面论据(固执地坚持)――马谡固执己见,不听别人的劝谏,坚持只在山顶上屯兵,最终街亭失守。

  分论点:错误的坚持不如放弃,有时放弃固执己见才能取得成功。

  总结:有时,放弃不代表懦弱,不要一味地坚持,放弃也 是一种美丽。

  2.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变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反面论据+分析论证

  本论(证明中心论点)

  正面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表明观点,照应全文)

  例2:《宽容是美德》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 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理发, 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 “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总理这样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 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 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总理这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 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 如果在日常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 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 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 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得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 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 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应其深”的喻谏,收 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 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 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共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 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 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 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 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能不遭世人唾骂呢?当今社 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 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 揪别人的小辫子。这样的人,典型的“鸡肠小肚”,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 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 贵”的原则,决不计较别人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 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 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 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宽容是美德》结构提纲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宽容是一种美德。

  本论(证明中心论点):宽容是一种美德。

  正面论据:唐太宗善待魏征、秦始皇听信李斯

  反面论据:慈禧太后和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刻薄” 待人的事例

  结论:宽容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要发扬。

  三、议论文的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要 防止两种弊病:

  1.生硬对比。有些同学在对比时只将两件 事物照章写上,让人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

  2.不加分析。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小结:

  1.运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能使文章观点正 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是通过对比,更鲜明 地突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强化中心论点。

  四、基本知能训练

  作业一(课内完成)

  人贵有自知之明,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自知,就是自己了解自己;明,就是看清 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请以“人要有自知之明”为话题,列一篇正反对照式议论文的提纲。

  参考: 《人要有自知之明 》 提纲

  中心论点:人要有自知之明

  论证过程:反面论据――狂妄自大的马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

  分论点: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误国害己

  正面论据――勾践卧薪尝胆,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通过励精图治,储藏实力,终于打败夫差,成就 霸业。

  分论点:自知才能自明,只有客观地省视自己的 不足,才能弥补缺陷,臻于完美。

  总结:自高必危,自满必溢,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

  作业二(课下完成)

  请你以“实现理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运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