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史杂志杂志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 杂志名称: 中国科技史杂志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2-323
-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 国际刊号: 1673-1441
- 国内刊号: 11-5254/N
- 出版地区: 北京市
- 类 别: 科技期刊
- 办刊收录: 知网
《中国科技史》(季刊)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惟一系统汇集中国科技史料的学术性期刊。
《中国科技史》主要以中国近现代、尤其是近100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为主,在搜集、抢救和整理史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获奖情况:1992年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特别说明:以上杂志信息是中国科技史杂志杂志社官方的基础信息,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中国科技史杂志杂志社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中国科技史杂志杂志社。
1、《中国科技史》文题 要言简意赅。文题和各级标题限20个字以下,避免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中国科技史》作者署名 多作者署名不超过4人,其余在题注中标明。如为团体署名,则必须在题注中注明执笔者姓名。
3、《中国科技史》作者单位 应写明标准全称、地址和邮政编码。
4、中文摘要 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200~300字,是用第三人称对全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等),应避免使用引文、图表、公式和缩写词。
5、关键词 选择2~8个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单词和术语。
6、分类号 按论文所属学科类别,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选出相应的分类号码。
7、正文 行文应用标准简化汉字书写,必要时可用古体字或繁体字,但须在文稿中用铅笔标明,并附笔划工整清楚的字样。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人名和地名须译成中文,并在首次出现时加括号注明外文原名;中外古地名,在首次出现时尽可能加注今地名。外文请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外文字母、数学符号请用铅笔注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等,凡须排斜体的外文字母或符号,请在其下方划一横线。
8、注释 系作者对正文某些内容所作的必要解释和说明。凡内容简短的注释采用随文注,即加括号注在需要注释的文后,较长的注释采用脚注。脚注以出现顺序按页编号,注释号、-、……标注在需要注释文字的右上角,其注释写在当页下部,并用脚注线与正文隔开,序号上下对应。全文脚注不连续编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名人通信、采访笔录、未发表的手稿,必要是可作为注释列出,但须注明通信人或采访者姓名、题名、地点、日期及收藏情况。
9、参考文献 系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文献出处,应按本刊要求组成参考文献表置于正文之后。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序号写在方括号内,置于所标引文字的右上角。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开,若为连续序号,则标注起迄号,如[7~10]。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如页码相同,则作为一个参考文献著录,重复使用首次出现的序号,不得用同上、同[5]表示;如页码不同,应作为另一文献著录。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序号一律不加方括号。个人著作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外文名,应用缩写,但缩写名后不加".";多作(译)者参考文献仅取第一作者,其余用"等"或"etc"代表。每条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
-
免费论文评估服务
专业编辑团队为您的文章进行评估,是否能达到期刊社的发表要求,并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见和指导。
-
学术期刊分析推荐服务
专业编辑团队为您的文章进行评估,是否能达到期刊社的发表要求,并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见和指导。
-
免费论文评估服务
专业编辑团队为您的文章进行评估,是否能达到期刊社的发表要求,并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见和指导。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恪守职业道德,谨守行业底线,全程加密操作,绿色高效服务!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钻石信誉保障
多年运作经验,诚信可靠





